JL55LRA100动力转向器转向控制阀的检修

    一汽某些解放系列车采用JL 55LRA100型整体转阀式液压动力转向器,其关键部件是转向控制阀。它是一个设计巧妙、精密度很高的部件,其装配、调整的正确性与状态关系着车辆行驶时的方向稳定性和操纵轻便性,动力转向器的故障也大多与它有关。

    1.转向控制阀的结构

    JL 55LRA100型整体转阀式液压动力转向器转向控制阀的基本结构如1所示。阀体下部内孔与转向螺杆为过盈配合。转向螺杆下端内孔与扭力杆下端也为过盈配合,并由扭力杆定位销定位。套管套装在扭自力杆上,依靠横销连接(横销与套管上的横销孔之间有小于0.5mm的间隙)。套管上端具有三角花键,与转向万向节刚性连接;套管下端与阀体为花键连接(花键齿与花键槽之间有较大的侧隙,允许花键齿在花键槽内转动15°-20°)。套管与扭力杆之间装有O型密封圈。滑阀与阀体之间的间隙为0.02mm,与套管之间的间隙为1mm以上,后者为回油油路。滑阀与套管由滑阀定位销连接。滑阀的轴向位置由滑阀限位卡簧定位。滑阀与阀体间装有密封圈,以防漏油。在滑阀外圆柱面上有均布的、长度和深度相同的6条油槽(滑阀油槽)3个通孔(回油孔,通过回油油路与储油罐相连接)。在阀体内孔表面上有均布的、长度与深度相同的6条油槽(阀体油槽),其位置与滑阀上的油槽相对应(参考3)。在阀体的3个不同高度上分别有互为120°的3个进油孔、3个中出油孔(与转向动力缸下油室连接)3个下出油孔(与转向动力缸上油室连接)。阀体上端有一半圆槽,为滚珠轴承的滚道。在半圆槽、进油孔、中出油孔和下出油孔相互之间均装有密封圈,以防窜油(在图中未表示出)

    由于横销与横销孔之间有间隙,所以套管在较小的转矩下即可相对于扭力杆作左右各4°的转动。套管在转动时通过滑阀定位销带动滑阀相对阀体作同步转动。滑阀相对阀体所能作的最大转角取决于套管下端花键齿与阀体花键槽之间的侧隙。如果横销与横销孔之间无间隙或基本无间隙,套管与扭力杆之间就不能作相对转动,在开始转动滑阀时就必须同时扭转扭力杆,以致转向时手感沉重。但横销与横销孔的间隙也不能过大,否则,转向时驾驶员会没有路感,并且,扭力杆上的O型密封圈也会过早地磨坏,出现转向器漏油现象。

    2.转向控制阀的工作原理

    当车辆直线行驶时,驾驶员轻握转向盘,但不对转向盘施加任何方向的转矩。这时,相对于扭力杆,套管处于自然中间位置,如2a所示。由转向油泵输送来的液压油从阀体上的3个进油孔进入滑阀油槽(3a),然后从其两侧(滑阀油槽与阀体油槽之间的缝隙),经阀体油槽和中、下出油孔进入转向动力缸的下、上油室,并通过滑阀上的回油孔和回油油路返回储油罐。因此,转向动力缸上、下油室中的油压相等,齿条-活塞保持在中间稳定位置,无加力作用,汽车保持直线行驶状态。

    当车辆向右转弯时,驾驶员对转向盘施加顺时针方向的转矩。此时转向盘通过转向万向节带动套管和滑阀作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套管和滑阀先相对扭力杆旋转约4°(旋转至横销与横销孔的间隙消失,如图2b所示),然后通过横销带动扭力杆一起旋转(扭力杆与转向螺杆连接端因转向阻力矩大而未转动),直至滑阀与阀体的花键连接在旋转方向的侧隙消失(滑阀相对阀体旋转7°-10°),接着通过花键连接带动阀体和转向螺杆一起旋转。此时,滑阀与阀体的相对位置如图3b所示。由进油孔进入的液压油进入滑阀油槽后,只能经其右侧的阀体油槽和下出油孔进入转向动力缸的上油室,而动力缸下油室的油液则通过阀体上的中出油孔、阀体油槽、滑阀油槽、回油孔和回油油路流入储油罐,以致转向动力缸上油室中的油压大于下油室,齿条-活塞在两油室油压差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产生加力作用,使驾驶员转向操纵省力。

    当驾驶员已将车辆转向至预想角度而停止对转向盘施加转矩时,套管和滑阀即同步停止转动,但是齿条-活塞在上、下两油室油压差的作用下继续下移,使阀体及转向螺杆继续旋转,直至阀体与滑阀的相对位置从右转弯时的状态恢复到车辆直线行驶时的状态。此时,转向动力缸上、下两油室内的压力差消失,齿条-活塞便稳定在某一位置,车辆便在既定转弯角度上进行转弯。

    当车辆向左转弯时情况相反,驾驶员对转向盘施加逆时针方向的转矩。此时,转向盘带动套管和滑阀作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先相对扭力杆旋转约4°,如2c所示,然后与扭力杆一起旋转,直至滑阀与阀体的花键连接在旋转方向的间隙消失,接着通过花键连接带动阀体一起作逆时针方向旋转。这时,滑阀与阀体的相对位置如3c所示。液压油由阀体上的进油孔进入后经滑阀油槽及其左侧的阀体油槽和中出油孔进入转向动力缸的下油室,而转向动力缸上油室的油液则通过阀体上的下出油孔、阀体油槽及其右侧的滑阀油槽、回油孔和回油油路流入储油罐,以致转向动力缸下油室中的油压大于上油室,齿条-活塞在两油室油压差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产生加力作用,使驾驶员转向操纵省力。

    当汽车转弯后驾驶员将转向盘打正(改为直线行驶)时,套管与扭力杆的相对位置和滑阀与阀体的相对位置先与车辆向反向转弯时相同(短时间),然后转为车辆直线行驶时的状态。

    3.常见故障的排除

    3.1动力转向器漏油

    3.1.1故障原因

    该故障的主要原因是套管油封(位于套管上端油封槽内)或扭力杆上的O型密封圈磨损损坏。

    3.1.2故障排除方法

    当套管油封损坏时,可先拆下转向万向节,旋下调整螺塞锁紧螺母和调整螺塞(套管油封在其内),然后更换油封。当扭力杆上的O型密封圈损坏时,应在拆解整个转向器后进行更换。

    3.2转向沉重或某个方向转向沉重

    3.2.1故障原因

    该故障的主要原因是在阀体外圆柱面上的半圆槽、进油孔、中出油孔和下出油孔之间的密封圈损坏。半圆槽与进油孔之间的密封圈或中出油孔与下出油孔之间的密封圈损坏都会导致左、右转向操纵沉重。进油孔与中出油孔之间的密封圈损坏,则会导致右转向操纵沉重。另外,转向控制阀的套管与扭力杆锈死也能导致左、右转向操纵沉重。

    3.2.2故障排除方法

    当O型密封圈损坏时,应在拆解转向器后更换O型密封圈:当套管与扭力杆锈死时,应在拆解转向器后检修或更换套管与扭力杆。

    3.3车轮自动跑偏

    3.3.1故障原因

    该故障与转向控制阀有关的原因是扭力杆受外力作用而发生了永久性的扭曲变形,以至在车辆直线行驶时扭曲的扭力杆已通过套管使滑阀与阀体的相对位置成为类似车辆在向左转弯或向右转弯时的位置。

    3.3.2故障排除方法

    在拆解转向器和转向控制阀后对扭力杆进行校正。校正方法是:将阀体夹紧在大台钳上,将直径略小于横销的短钢条穿入扭力杆横销孔内,再用活扳手扳动短钢条,使扭力杆向反方向变形。在扭力杆校正后,应作一次检查,检查方法是:将套管套在校正后的扭力杆上,并使两者的横销孔对正,仔细观察套管与扭力杆的横销孔是否同心,然后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转动套管,同时观察两横销孔相对位置的变化部分(或套管在两个方向上相对于扭力杆可以转动的角度)是否基本上相同。如套管与扭力杆的销孔同心,且相对位置的变化部分又基本相同,则扭力杆校正良好;否则,应重新校正扭力杆。

[关闭窗口]